廖修平 LIAO Shiou-Ping(Taiwanese|1936年生)
廖修平自幼成長於艋舺龍山寺一帶,廟宇、民俗與節慶意象深深烙印於他的記憶,也成為日後創作中最具象徵性的文化母題。1955 年,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,隨後赴日本東京教育大學研究所深造,並進一步前往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及 Atelier 17 版畫工作室研習,師從現代版畫大師 Stanley William Hayter,吸收歐洲現代藝術的觀念與技術。
留學歸國後,廖修平以精湛的版畫技巧與豐富的文化意象,奠定了他在台灣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。他的創作融合東西方藝術語彙,將民間信仰、符號、廟宇裝飾、門神與祭典形象轉化為抽象化、結構化的視覺符號。作品中常見金色線條、香爐造型、菱形結構與對稱構圖,象徵人與神、物質與精神的和諧共生,色彩運用飽和而莊重,金、紅、黑的搭配營造出獨特的神聖感與儀式性。
除了創作,廖修平也是推動台灣版畫發展的重要教育者。1973 年返台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,培育無數後進;他同時創立「十青版畫會」、籌辦「國際版畫雙年展」,推動台灣與國際藝術交流,使版畫從邊緣媒材走向當代藝術主舞台。
在藝術生涯中,他獲得法國春季沙龍銀牌獎、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入選、紐約普拉特版畫展佳作獎等榮譽,作品亦被台北市立美術館、國立台灣美術館、法國國立圖書館等機構典藏,其藝術歷程橫跨半世紀,見證台灣藝術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折。
在藝術生涯中,廖修平獲得法國春季沙龍銀牌獎、東京國際版畫雙年展入選、紐約普拉特版畫展佳作獎等榮譽,作品亦被台北市立美術館、國立台灣美術館、法國國立圖書館等機構典藏,他的藝術歷程橫跨半世紀,不僅見證台灣藝術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轉折,也成為連結傳統與當代、地方與國際的橋樑。